丰都生态肉牛产业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。(丰都宣传部供图)
9月3日,记者从重庆市脱贫攻坚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丰都县自2017年成功脱贫摘帽后,不断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,努力赋予脱贫可持续的内生动力,闯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扶贫新路子。截至2019年底,丰都县全县累计脱贫1.9万余户、7.8万余人,贫困发生率降至0.02%。
多方发力
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
丰都县县委书记徐世国介绍,丰都属于武陵山深度贫困地区,“四山夹三槽”的地形地貌决定了当地自然条件相对较差,扶贫工作困难重重。近年来,丰都围绕“规划引领、资金整合、立体帮扶、政策落地、产业发展、励志扶智、考核压责”七大内容,落实落细脱贫攻坚帮扶责任,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。
“打赢脱贫攻坚战,不能靠单打独斗,为此,我们统筹专项扶贫、行业扶贫、社会扶贫等各方力量,抓好结对帮扶、驻村帮扶、对口帮扶、社会帮扶,形成多方发力的帮扶格局。”徐世国告诉记者,这几年,丰都县在水利部、山东枣庄市、市人大办公厅帮扶集团等帮扶单位的倾力帮扶下,累计派出9000余名扶贫干部扎根一线,与贫困群众一起夯实产业基础,拓宽增收渠道,推动农村面貌大变样。
针对当地农村基础设施薄弱这一难题,丰都县每年都会统筹整合33项涉农资金,集中使用对口帮扶、社会捐赠、金融扶贫等款项,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、公共设施、公益设施等短板。“在资金安排上,我们坚持不撒‘胡椒面’,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,重点围绕95个贫困村,投入专项资金完善水、路、房等基础设施,让贫困群众更有盼头,让农业生产更有信心。”徐世国说。
截至目前,丰都县共新建中小型水库9座、集中饮水工程672个,新改建农村公路5872公里、人行便道1876公里,5.7万余户危旧房实施了改造、9.2万余处实施了农房“四改”。
夯实产业基础
发展“1+4+x”扶贫产业体系
贫困人口要实现稳定脱贫,产业发展是关键,丰都县地处三峡沿岸,如何因地制宜,发展农业产业,为贫困群众打开增收之门?
“简单概括起来,我们的做法是坚持质量兴农、绿色兴农,以培育发展‘1+4+x’扶贫产业体系为重点,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全产业链发展,做大做强丰都农产品品牌,构建成渝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带。”丰都县县长罗成告诉记者,其中“1”即牛、鸡、猪等畜禽养殖业,近年来,丰都县成功引进和培育了恒都、华裕、德青源、温氏集团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,打响了“中国肉牛之都”、西南地区最大的智能化蛋鸡良种繁育中心、全市生猪养殖重点县等农产业金字招牌;“4”即发展红心柚10万亩、榨菜30万亩、花椒10万亩、生态渔业3.5万亩,共建长江三峡柑橘产业带、涪陵—丰都榨菜产业带、调味品产业集群、三峡生态渔业基地;“x”即因地制宜发展龙眼、中药材、烤烟等特色产业。
与此同时,丰都还将全域旅游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,一方面利用名山“鬼城”这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片,推动文化观光游;一方面,利用南天湖、九重天等高山旅游资源,打造休闲度假康养游。今年夏季,南天湖迎来旅游旺季,高峰期每天进出景区的游客车辆就达3万辆,让“冷资源”变现“热经济”,助力脱贫攻坚。
落实“四不摘”
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1300余元
“尽管早在2017年,丰都已实现脱贫摘帽,但我们并没有松懈,坚持做好‘四不摘’,确保贫困户、贫困村‘扶上马’再送一程。”徐世国说,丰都为此建立起“清单明责+专项督责+严格考责”机制,层层压实责任;127支驻村、驻乡干部队伍坚持“吃在村、住在村、干在村”,通过培育致富带头人、发展年轻党员、回引本土人才等方式,打造一支“不走的扶贫工作队”;同时健全监管机制,将脱贫攻坚政策逐户逐人逐项兑现落实到位,确保不漏一户、不掉一人。
围绕“龙头引领+产业带动”,丰都县不断破解“资产收益带贫效果不好”的难题,构建起利益联结长效机制。在我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的丰都县三建乡,这里率先实现全域“三变”改革,通过“土地入股保底收益+资本入股比例分红”,盘活了全乡1.87万亩土地,2019年,全乡4300余名贫困人口实现人均年增收1300余元。
以三建乡为突破口,丰都县不断扩大改革范围,释放改革红利,在巩固脱贫成效的同时,也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角。“通过建立财产、资本、股权、工资等长效带贫益贫机制,让有劳动力贫困户在产业项目上有较为稳定务工收入,有承包权、林权的贫困户有资产收益或生产经营收入,全县累计发放分红1160万元,全面消除‘空壳村’现象。”徐世国说,接下来,丰都将进一步探索形式多元、机制灵活、风险可控、效益显著的“三变”改革模式,助力乡村振兴。
(记者 左黎韵)